聯(lián)系我們
鋁型材擠壓模具定制要求與類別標準
一、定制核心要求
材料選擇與熱處理
耐熱合金鋼:需滿足高溫(430-520℃)、高壓(擠壓力可達數(shù)千噸)及高摩擦環(huán)境,常用材料包括4Cr5MoSiV1(H13鋼,經(jīng)真空熱處理后硬度達HRC48-52)、鈷基合金(抗拉強度提升40%)等。
表面處理:需進行3-4次滲氮處理,滲氮層厚度≥0.15mm,以增強耐磨性和抗腐蝕性。
精度與公差控制
模具制造精度:需達到0.01mm級,以適應壁厚0.5mm的超薄型材生產(chǎn)。
型材公差:部分產(chǎn)品要求±0.05mm,需通過高精度加工設備(如CNC數(shù)控機床)和工藝實現(xiàn)。
金屬流動控制
定徑帶設計:根據(jù)型材壁厚、周長及距擠壓筒心距離,設計不等長定徑帶。例如,壁厚越薄、周長越大、形狀越復雜,定徑帶越短。
促流與阻礙結構:對壁厚薄、區(qū)域采用促流角或導料錐加速流動;對壁厚大、離中近的區(qū)域采用阻礙角減緩流速。
工藝平衡孔:通過調整分流孔數(shù)目、大小、形狀和位置,平衡金屬流速。
模具強度校核
計算擠壓力:常用修正的別爾林公式或經(jīng)驗系數(shù)法,確保模具承受壓力不超過材料許用強度。
危險斷面校核:平面模需校核剪切強度和抗彎強度;舌型模和平面分流模需校核抗剪、抗彎和抗壓強度;舌頭和針尖部分需考慮抗拉強度。
有限元分析:對復雜模具進行受力模擬,優(yōu)化結構以避免應力集中。
壽命管理與維護
全生命周期檔案:記錄擠壓次數(shù)、修模方案、加工細節(jié)等數(shù)據(jù),為后續(xù)模具復制或優(yōu)化提供依據(jù)。
失效修:對磨損部位采用打麻點、補焊等工藝修復,但需避免影響模具強度(如工作帶燒焊易縮短壽命)。
裝配規(guī)范:工作帶平面度誤差≤0.05mm,配合間隙控制在1mm以內,防止擠壓過程中偏移或卡模。
二、模具類別與標準
按產(chǎn)品結構分類
實心模:用于生產(chǎn)實心鋁型材(如鋁棒、簡單實心條),結構簡單,無分流結構,金屬直接通過??讛D出。
空心模(分流模):
平面分流組合模:適用于復雜空心型材(如鋁合金門窗框架),通過分流孔將金屬流分成多股,在焊合室重新匯合并焊合,保證內部質量。
假分流模:專為半空心材設計,結合分流與實心模特點。
封閉臺模:用于特定空心結構,焊合室設計優(yōu)化金屬流動。
舌形模(叉架模):適用于特殊形狀型材(如航用鋁型材),通過舌頭結構引導金屬流動,形成復雜截面。
多腔模:可同時擠壓多個相同或不同形狀型材(如建筑用鋁合金門窗型材),提高生產(chǎn)效率。
按工藝類型分類
正向擠壓模:金屬流動方向與凸模運動方向一致,設備結構簡單,但金屬與模具摩擦大,易產(chǎn)生內應力。
反向擠壓模:金屬流動方向與凸模運動方向相反,摩擦小,金屬流動更均勻,但設備復雜度高。
側向擠壓模:具有垂直于主壓力方向的成型通道,適用于特殊截面型材。
按應用領域分類
建筑型材模:用于生產(chǎn)鋁合金門窗、幕墻框架等,要求模具耐磨、壽命長(通常需滿足數(shù)萬次擠壓)。
工業(yè)型材模:用于汽車、機械裝備等領域,需滿足高強度、高精度要求(如汽車車架型材模)。
特殊型材模:
前置模:對鋁棒材進行初步成型,為主擠壓模具提供合適形狀和流動狀態(tài),延長主模壽命。
后置模:對主擠壓后的型材進行精整(如拋光、修整),提高表面光潔度和尺寸精度(如手機外殼用鋁型材)。
特種模:滿足特殊需求(如醫(yī)療器械用鋁型材需特殊表面處理或微觀結構)。
按模具結構分類
整體模:結構簡單,適用于簡單型材,但維修成本高。
組合模:由多個部件組裝而成(如模座、凹模、壓料圈),便于維修和更換磨損部件。
活動模:部分結構可移動,適應多品種、小批量生產(chǎn)。
可卸模:模具部件可拆卸,便于清洗和維修。
